首页|部门简介|政策文件|规章制度|教学督导|质量监控|信息中心|高教研究|党建工作|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督导 >> 督导动态 >> 正文
启思促能,知行合一 ——《实用英汉翻译》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4-12-06  

(教学督导推荐案例)

《实用英汉翻译》是面向我校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翻译类通识教育必修课。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翻译教学和实践,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和技巧,有效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以满足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对跨语言、跨文化书面交流能力的需求,进而为培养既精通专业、又擅长翻译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外国语学院王文彬老师在其主讲的《大学英语(三)——实用英汉翻译》课程中,针对崇山校区非英语专业理科生的学习特点,秉持“启思促能,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积极探索并实施高效的教学策略,以启发学生的翻译思维,提升他们的翻译能力。

一、以实用为先,译思并进

翻译教学涉及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概念,如信达雅、功能对等、目的论、归化与异化、形合与意合、动态与静态,等等,往往令非英语专业学生感到困惑或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用为导向,选取对翻译实践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翻译理论进行讲授,辅以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到翻译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以及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同时,教师结合自身丰富的翻译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演示,对增译、减译、转换、合并、拆分等实用的翻译技巧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设计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专业领域和应试需求的互译练习,启发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布置特色作业任务,鼓励学生拟出多样化译文;强化对翻译过程的关注,在实践中反思和总结,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1翻译理论讲解任务

 

2 特色作业任务

二、课程思政融入翻译教学,润物细无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确定思政教育的融入点,通过情景化、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协同。例如,在讲解一则关于VR技术的翻译案例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中文译名“灵境”的由来。该译名最初由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它不仅准确传达了原词的意境,更融入了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体现了钱学森的科技术语翻译观——在确保表意准确的同时,力求体现中国语言风格。由他创立的“遥感”“激光”“航天员”“航天”“航宇”等译名,如今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通过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对科技术语译名“中国味”的执着追求,增强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此外,在教学素材的选择方面,既涵盖低碳环保、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议题,又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国高铁、“新三样”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题。通过翻译这些题材多样的材料,学生不仅提升了翻译技能,还拓宽了国际视野,培养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发起他们主动承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

 

3 思政元素有机融入

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提质增效

《实用英汉翻译》课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教师精心设计每一页PPT课件,力求图文并茂、规范美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利用PPT课件的多模态功能,在其中插入相关图片来辅助讲解英汉语言差异和翻译技巧,使用音频和视频片段来展示实际的翻译场景。这样的设计能够更好地传达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借助雨课堂平台,实施了从课前签到到课中直播教学、互动弹幕、投稿、随机点名、形成性评价留存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保证了教学过程的连贯性。课后,教师利用直播回放功能进行教学反思,持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利用微信群等社交媒体工具发布作业和及时答疑,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学习环境。          

 

4 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图解

 

5 雨课堂直播授课

四、课内外联动教学,共促能力提升

《实用英汉翻译》课程每学期共32学时,每周两学时的课堂教学虽然安排紧凑,但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超越课堂的界限。教师在确保学生掌握课内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整合课堂内外的资源和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学习内容,以全面提升翻译能力。例如,在节假日来临之际,给学生们布置一项任务:搜集并分析现实场景中的英汉双语标识语,依据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和翻译行业标准,评估翻译质量,并据此撰写心得体会。再如,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鼓励学生参加翻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和《英语世界》杯全国大学生翻译大赛,并为参赛学生备战竞赛提供指导和帮助。竞赛是学习的催化剂,通过参赛备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语言差异和翻译技巧的理解,同时培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沟通的能力。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2023级本科生对王文彬老师的教学反馈

1.学期中教学质量匿名反馈

 

2.学生对王文彬老师教学评价

1)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李同学:

王老师在教学上非常专业且充满热情,他的授课既系统又具有深度,总是能够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案例来解释复杂的概念,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记忆。老师经常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课堂互动性强,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老师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常常引入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以真实案例阐释翻译中的难点和要点。他的教学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引入丰富的实际案例,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捕捉原文的精髓,克服文化语言差异,准确传达信息。王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关心让我受益匪浅,我对未来的英语学习更有信心了。

2)2023级化学类专业兰同学:

王老师教学严谨细致又全面,教学风格幽默风趣,让我感到很亲切。他能够将知识点讲解得通俗易懂,使用许多鲜活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在例子中又能吸取一些小知识。每节课都有课堂互动,老师善于引导、鼓励我们参与翻译实践,这对提升我们的翻译能力非常有帮助。在课堂上不仅能学习知识,还能学习一些生活上的道理及生活经验,开阔眼界。记得有一次向老师问问题时,他没有直接给我解答,而是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我找到答案,锻炼了我的思考能力。尽管与老师相识的时间不长,但我从他那里获得的远不止专业知识,更有他那种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和善于发现生活中点滴美好的洞察力。

3)2023级电子类专业佟同学:

王老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他总能以鲜活实例和实用技巧,将原本枯燥的翻译理论讲解得深入浅出,让我们轻松掌握。在课堂上,他非常注重引导我们积极参与讨论,鼓励我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特别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翻译案例,引导我们分析翻译难点和重点,从中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翻译方法。此外,老师还经常布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翻译任务,鼓励我们去参加大学生翻译竞赛,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翻译技能。每次作业,他都会耐心细致地批改,并给出详细的反馈和建议,帮助我们不断提升翻译水平。

 

 

外国语学院 王文彬执笔

校督导团 于丽萍推荐

2024年12月6日


关闭窗口

 中国沈阳 辽宁 大学 Copyright by 辽宁大学  辽ICP备05001361号

辽宁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编:1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