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简介|政策文件|规章制度|教学督导|质量监控|信息中心|高教研究|党建工作|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督导 >> 督导动态 >> 正文
用中国话语讲好世界文明故事——《中外文明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23-11-27  

(教学督导推荐案例)

 

《中外文明史》是辽宁大学本科通选课,必修课学分为3学分,在本科大二上学年开设,面向全校文科专业学生开设,分3个教学班授课。主讲教师由历史学院李大维和孙伟祥副教授领衔,课程团队成员还包括郭霞、王恩俊、董说平、周致宏和闫铮等几位青年博士讲师。到目前为止,课程团队已经进行五轮教学实践,累计有近2000名本科生修习。本门课程在2020年获批辽宁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2022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

《中外文明史》在历史唯物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探索构建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能够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比较的视野,充分认识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一、课程思政理论体系的建设

中外文明史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构建首先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在此基础上,将重要的理论、思想和观点融入到课程思政之中,构建针对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理论体系,以此指导课程内容的设置和重构。这些指导性的理论、思想和观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整体史观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明生成、演进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深刻阐释和概括。

  

【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二、课程思政内容的设置与重构

突出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重构课程内容。首先是按照中外文明发展的时空线索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布局。通过阐述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使同学们对世界历史有全局性地、长时段地把握。其次是以点带面,化繁为简。在繁多的教学内容中,以简驭繁,在多样的问题中捕捉主要矛盾,寻找贯穿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具有基础性、根本性、长久性的问题。再次是突出中国经验带来的问题意识,立足于对中国的现实关怀,对外国的实践经验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继承。

【课堂教学】

【雨课堂回放截图】 

三、真实问题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

 围绕真实问题,创新教学方法。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以学习者中心设计真实问题情境,促进所有同学的积极的思考与参与,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穿越时空对话、全班分享等多种形式,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再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总结和升华。例如修昔底德陷阱、古代丝绸之路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深刻阐释和概括等,均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和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评价手段的更新

根据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逐步地推进从对基本史实与基础历史知识的考察,向对史论结合能力、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的能力的考核转变,尤其是关注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整体史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重要思想和理论的应用能力。本门课程重视过程性评价,过程考核成绩权重占40%,包括期中作业、课堂研讨、实践调研等,期末成绩占60%,为不少于3000字的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评价】

五、课程对教学资源的不断挖掘

本门课程建有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主讲教师及团队成员,依托雨课堂,不断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包括500分钟的自录视频、教学视频回放、教学大纲、课件、测验等,还建有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料库,包括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方面的基础史料、通史类作品、科普读物、学术专著与译注。每年开学之前,主讲教师都会通过微信、QQ、移动存储设备等转发给所有同学。

 

【主讲教师录制的在线课程】

学生在预习和复习中,通过整理知识点,不仅巩固了已有知识,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整体意识,也在与同学交流过程中建立了团队意识。以期末作业为例,期末作业规定围绕课程内容撰写3000字以上的论文,每届都有80%左右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将论文选题、论文内容与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全球史观等课程思政理论相结合,更有30%左右的学生主动地从其所学专业的角度出发,联系课程思政理论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将专业、素养、能力、理论相结合的有益实践。

 

 

 

 

历史学部 李大维执笔

校督导团 石庆环推荐

2023年11月27日

 


关闭窗口

 中国沈阳 辽宁 大学 Copyright by 辽宁大学  辽ICP备05001361号

辽宁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编:1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