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推荐案例)
《大学英语》是一门面向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本科生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语言输出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应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鼓励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对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全球竞争的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在新时代背景下,外国语学院宋雅莉老师在其主讲的《大学英语(二)》课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教材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单元主题涉及青年成长、校园爱情、时代英雄、女性地位等方面。结合单元主题,展现文本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是关于青年成长和奋斗拼搏这一主题的。宋老师在讲授课文A(《奥德赛岁月之旅》)时,多次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青年的殷切寄语,如“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等经典语句,极大地鼓舞了此时正处于人生奥德赛岁月阶段的大学生们,勇敢地面对困难、挫折、困惑,勇于探索和尝试,积极而自信地度过生命中这一极为重要的阶段,从而实现自我发现与自我成长。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大学校园爱情。老师在主题导入环节介绍了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的爱情婚姻:相濡以沫,患难与共,悲喜分担,无私无畏,来引导学生思考爱情的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夫妻相处之道,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让校园爱情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政元素,使语言形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而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如何在授课中自然巧妙而非生硬地融入思政元素,把握好盐与水的比例,仍是摆在我们高校外语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1-2课堂讲授用教学PPT之课程思政部分
二、基于雨课堂智慧平台的大学英语线下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应当鼓励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疫情时期,雨课堂在大学英语线上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疫情时代,大学英语线下教学仍然需要像雨课堂这样的教学利器来辅助。
宋老师在本学期一直借助雨课堂开展线下教学。雨课堂实现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的密切衔接,解决了线下课堂单一化的问题。在课前准备环节,老师运用雨课堂发布生词讲解,课文背景知识介绍,主题相关视频等内容督促学生预习;在课中教学环节,利用雨课堂的随机点名、弹幕、投稿、推题、试卷等功能促进师生互动,开展课堂讨论、测试等,并实现信息实时反馈;在课后教学环节,布置作业和小测试,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内容。从教学反馈来看,雨课堂对活跃线下课堂气氛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评价体系中,老师通过获取雨课堂的后台数据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签到情况、课堂活跃度、课上推题正确率及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并将其纳入形成性评价指标范围。

图3-5 雨课堂辅助大学英语教学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交际是双向的,通过交流,一方面要把国外的先进思想引进来,另一方面还要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出去。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还远未实现这一目标。由于课堂上我们只重视对英语语言及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习如何用英语来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致使大多数学生虽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却不知道如何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宋雅莉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第三单元Text B 涉及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这一主题。老师在授课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Text A 文后的汉译英练习题相符,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翻译能力,又能使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用英语讲好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的能力。第四单元的主题和爱情有关,课上在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他们更为熟悉的西方情人节的同时,也把中国的情人节即七夕节融入其中,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及相关英语表达。
通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学生不仅汲取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塑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文化自信,而且提升了汉英语言转换能力,学会了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图6-7 中国传统文化融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外国语大学老教授回信中,对全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提出殷切期许,强调要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
大学外语教育如何积极应变,造就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这是大学外语教育界必须应答的时代之问。
2022级本科生对宋雅莉老师的教学反馈
1. 2022级电子信息类专业罗智同学:
大学英语是一门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它是基础的,也是必要的。在宋老师的教学下,我深深体会到了这门学科的迷人之处。课前,老师会给我们提供预习资料和布置课前预习;课中,课堂上的互动丰富多彩,增强我们的口语能力,老师对于每个词汇知识点讲解都十分清晰易懂,文章剖析全面,且拓展内容丰富;课间,老师时常会与我们分享英文歌曲和影视剧以及演讲等等,拓宽视野,感受英语的魅力;课后,老师也会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知识,加深印象。在宋老师的课堂中,我感觉收获颇丰。
2. 2022级电子信息类专业路馨媛同学:
宋老师幽默风趣,循循善诱,寓教于乐,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让我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锻炼口语,拓宽视野与世界接轨,真正做到沉浸式参与在课堂。课程脉络清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课后作业形式丰富,包括课后习题、英汉笔译、主题作文等,有效地帮助我们复习并掌握课堂内容;课程资源丰富,不论是在课堂还是日常生活中,宋老师总是贴心地给我们分享优秀的学习方法、经典的影视片段、竞赛信息、习题答案,并耐心为我们答疑解惑。每一堂课都能收获满满。
3. 2022级理科实验专业刘宇唐同学:
宋老师的课内容非常丰富,除了课本上的内容以外,老师还会给我们提供多样且有趣的扩展内容,比如名人轶事、当下热门之类,听宋老师的课让我有一种开开心心的同时把知识吸收进去的感觉。除了课堂内容的丰富多彩,宋老师还会给每个人展示自我想法的机会,并且认真倾听同学们的观点看法,耐心地给予反馈,让我这种不太敢展示自我的人也不怯场,极大地培养了我们表达自我的能力。对我来说,宋老师是良师,是益友,是学习生涯的灯塔。
校督导团 于丽萍推荐
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