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推荐案例)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在外语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政与专业内容自然、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求真、触情、传递价值”,达到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德育观和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是外语教师当下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日语专业教学指南》(2020年4月)制定了2020级日语本科生培养方案,将《日本文学概论》设置为新增文学专业方向课程。课程周2学时,开设学期为第5学期,授课对象是2020级本科生。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以史为轴”,在了解日本各时期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掌握文学史划分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发展综述、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简介。前期铺垫课程和背景知识为“日本历史”、《日本文学史》、“日本事情”;后续拓展课程为《日本文学作品鉴赏》。
众所周知,新文科之“新”不仅是新旧、新老的“新”,更是创新的“新”。换言之,不仅是形容词的“新”,更是动词的“新”(创新)。就《日本文学概论》课程而言,知识点无疑是枯燥且老旧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倦怠感”。然而,明确而远大的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学生克服倦怠感、保持强劲的“学习内驱力”。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使之最大化地激励“学习内驱力”?以“文化自信”促“学习内驱力”是该课程教学策略创新的一种探索。
纵观日本的文学乃至文化,自遣隋使、遣唐使时代起,不断汲取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和文化之精华。在课程讲授中,突出发掘各时期日本文学中“汉学”的影响,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其“文化自信”。进而,以“文化自信”激发学生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在日本文学研究实践中,着力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为学习目标。
下面结合《日本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着重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探索该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如何利用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进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一、课前——学习内驱力诱导
利用QQ学习群、雨课堂平台等线上方式,在课前提供时代背景、文学史、文化史、经典作品解读等方面的拓展阅读书目和相关课题讲座视频资料,使学生充分做好背景知识的储备,完成课前热身。例如,在时代背景方面,着重突出“汉学”、“汉诗”对日本文学各时期发展的深远影响,鼓励学生在预习素材里尝试“在日本寻找中国”。
能力目标:
培养良好的阅读和自主研修习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目标:
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图1 利用课程学习群布置预习材料
图2 视频资源截图:日本奈良时代仿中国唐代都城长安建造平城京(奈良)
图3视频资源截图:汉字传入日本后引发奈良时代贵族阶层的“汉学热”
二、课中——学习内驱力形成
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引入国内外经典线上教学课程为辅,线下课堂教师对相应课程单元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和拓展为主。
线下课堂中,对日本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的赏析,有助于学生从经典中邂逅高贵灵魂,感受非凡智慧,洞见深邃思想,进而品味科学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以充分发挥文科经典独特的浸润、熏陶、感染、共情、唤醒、激发教育作用。
围绕代表性文学作品和各时期文学理念、特征,提供有影响力的中日两国专家、学者经典论文和著述进行“引读”。引导学生比较中日学者研究视角、价值理念的差异,通过实训促使学生能够客观、冷静地看待日本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文学思想,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
以“中国思想经典”为引领,在课程中有机融入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体系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理解文学和社会现实的关系,最终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描述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思维与行动方式的日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
宏观——把握日本文学发展的脉络和动向(时代背景、文学体裁、文学理念和特征);微观——各时期主要的、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和作家作品。
能力目标:
通过赏鉴文学名作、“阅读”名家思想碰撞交流文化,拓展跨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素质目标:
通过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拓宽跨文化视野,加深民族文化理解、培养家国情怀。
图4、图5课堂讲授用教学PPT(思政元素用红色字体凸显)
图6 线上教学资源:中国学者经典论文引读
图7线上教学资源:日本名著专题讲座
三、课后——学习内驱力转化
每节课后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复盘”,将知识点以手写笔记的形式进行回顾和梳理,笔记要突出个性化的学习心得体会,每章授课结束后通过雨课堂平台上传到班级。教师选取典型笔记作为“个案”在课堂共享,为学生营造协同学习的场所,帮助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解决“如何学”的问题。
此外,利用雨课堂“讨论区”模块、“考试”模块,结合教材各章节内容设置的讨论性话题或布置开放性作业,注重在讨论课题中引入思政元素。
手写笔记、课后作业和讨论构成平时成绩的形成性评价。能力目标:
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引导学生用日语去搜集信息、处理分析信息并能够最终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培养日语思辨性表达能力。
素质目标:
爱上思考,在参与课题讨论中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完善人格,实现育人功能。
图8 雨课堂“考试”:开放性论述题
图9、图10 学生个性化手写笔记
图11 雨课堂“讨论区”:趣味话题
四、总结与思考
综上所述,《日本文学概论》课程尝试探索了以思政元素——“文化自信”为切入点,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紧密连贯的环节,实现学生“学习内驱力”的诱导、塑造和转化。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带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以家国情怀为引领帮助学生树立了“扎根中国大地,厚植华夏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着力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远大志向,并使之成为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策略创新的预期。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日语教学实践正在进行着多维度的“创新”。在享受课程中引入线上教学资源、线上教学平台带来的高效率、可重复性、自主灵活性等福利的同时,亦不可忽视“无纸化教学”之于外语教学的弊端。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创新的同时勿忘守正。要注重夯实日语基本功和基本技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纸化教学容易给师生造成“听懂了、看会了”的错觉。只有学生自己亲笔写出来、亲口说出来,落实到输出环节才能真正检验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此,遵循外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吸取传统外语教学中的有益经验,加强训练学生的日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将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这样才能体现日语专业的特色,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2020级本科生对
王晓丹老师的教学反馈
1.学生芦佳熠:
王晓丹老师的《日本文学概论》课程脉络清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课程内容涵盖文学、文化、历史背景等多个层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立体地走进日本文学。与此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持有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老师深入浅出地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用便于我们理解记忆的语言讲解出来。另外还会针对课堂内容,对历年来研究生考试的重难点、易错点部分做出提示。通过课程学习,我们在了解日本文学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对文明的认知能力、增强了文化自信,课程也在我们对外传播话语能力的提高、交叉学科研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学生李爽:
王晓丹老师的《日本文学概论》课程内容深刻、逻辑清晰、讲解生动。课程呈现方式多种多样,线上课时采取雨课堂与腾讯会议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共享屏幕呈现精美PPT与手绘思维导图形式让同学们清晰明了日本文化发展过程;线下课通过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确保每位同学都能保质保量参与课堂。另外,老师的讲解风格生动形象,将枯燥无味的内容通过讲解生动有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不仅于此,老师发布的参考笔记和学习资源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后学习教科书上未提及的知识点,形成了课前预习线上资源—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笔记的良好闭环。与此同时,老师不仅单单讲解日本文学,还涉及日本古典语法、日语考研知识等,而且将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也引入了课堂,坚定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3.学生王艺诺:
王晓丹老师的《日本文学概论》课程充分贯彻了“新文科”的理念,通过创新的形式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原本枯燥的知识点。课堂的教学效果极佳,课堂内容广大博深却又不失新颖独特之处。除此之外,在课后,老师还会布置整理课堂笔记的作业。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日本文学相关内容能产生更深层的理解。这不仅让同学们更好地吸收学过的知识以应对考试等需求,更能在无形之中加深对于不同文化理解,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
4.学生杨雯萍:
王晓丹老师的《日本文学概论》课程讲解细致,在牢牢把握课程思政的基础上进行日本文学史的相关讲解,使我受益匪浅。前期课程准备十分充分,善于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鼓励大家进行课前预习和相关文学史了解,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课上线下线上相结合,保证每位同学的课堂质量。课后通过雨课堂整理笔记,加深学生对于课程讲授内容的理解。此课程在坚定新时代大学生对自身文化自信的同时深化对于日本文学文化的了解。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对于古典语法的了解,更为学生树立了更加公正客观的国际化视野,坚定自身文化自信,为学生创造了更强的学习内驱力。
外国语学院 王晓丹执笔
校督导团 于丽萍推荐
202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