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推荐案例)
《政府预算》课程是财政学专业学生在第二学年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由经济学院财税系的杨玉霞副教授讲授,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政府预算》这门课程综合性强,其课程内容不仅涉及财政学,还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会计学、信息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对理论和实务的要求都非常高。杨玉霞副教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始终遵循和坚持课堂教学“内容为王、学生为本”是硬道理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特别是三年的线上教学中,杨老师运用腾讯会议、雨课堂、弹幕、投稿、师生微信群等教学工具和辅助手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心教书育人,课程思政、真实问题深度融合《政府预算》教学全过程。
一、紧密对接学生实际,培养学生融会贯通掌握知识体系的能力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利益群体,深入了解学生、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教师的本分和职责。
1.坚持做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
《政府预算》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此时学生们开始大规模地接触专业课程,这个学期是大学四年承上启下的关键时间段,杨老师每每在学期授课之初,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做问卷调查,征求学生的意见建议,目的在于全面地掌握学生当下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年级学生信息反馈有所不同,如2022学年春季学期学生通过雨课堂投稿对问卷反馈的信息情况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部分学生目标明确,有自己清晰的学习计划和学业规划;二是部分学生心无计划跟着感觉走,以期末考试不挂科为底线;三是部分学生处在一个进入大学后的彷徨迷茫时段,对所学课程没有时间巩固,有畏难和迷茫情绪。
2.对接学生实际,传授学习方法
方法是学习入门的向导,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存在的学习不得要领、有畏难情绪、死记硬背等短板问题,为学生心灵减压,细心引导学生,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能力。并紧密联系教学中相关实际案例,传授学生提炼掌握课程理论体系、理论知识点架构和手绘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的学习方法。
图1 学生手绘《政府预算》课程思维导图之一
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激发了学生主动认真学习的精神,学生认真听课,认真记录,学习一章总结一章,完成思维导图。把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避免期末考试突击背题应付考试的尴尬局面。二是增进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点的深入、全面、系统感,牢牢地储存在大脑中,随时可用,而不是学期结束就忘在了脑后。培养学生逻辑严谨,融会贯通,掌握知识体系的能力。
二、深度融合真实问题,增强学生对国家政策的关切度和理解力
《政府预算》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政府预算的基本理论与实务,了解政府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绩效管理等一般业务流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多方面要求并发挥作用。
1.课堂教学与社会实时无缝衔接
政府预算课程开设在每学年的春季学期,恰逢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点。两会期间重要议程之一就是审查政府工作报告、审批政府预算草案,而这又恰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无论从时间节点,还是议程的内容要点,两者都紧密契合,无缝衔接。在这样的实时背景下学习政府预算课程,可谓是天时地利。杨老师热情启发,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地学习,更好地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结合,学以致用。
2.现实场景引导学生角色互换
两会的余热大约会持续到学期末,杨老师密切结合两会报告精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深入讲述课程的理论和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习和思考问题。
如以人大代表的身份,自我设定一个社会角色来审查两会报告,或以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角色,参加报告的讨论。这样做的效果,不但使学生把所学的政府预算课程内容与两会精神密切联系起来,而且增强学生主动了解国家最新政府预算管理相关政策和关注思考现实问题的积极性。
3.深度融合真实问题展开教学
高校的课堂教学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师生都是教学过程的团队成员,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深度融合社会真实问题,让学生的“头脑”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集体讨论辨析问题,培养协作学习精神是教书育人的内在要求。
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讲授内容与两会报告中的现实问题、学生们关注的问题相结合,有计划地安排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在全国两会结束后,每次课堂用8—10分钟,由一个小组选出代表,汇报他们组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感兴趣问题的讨论成果,与此同时,其他学生也会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呈现共同探讨的学习氛围。如2021-2022学年春季学期,2020级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共53人,分了9个讨论小组,第一、第二、第八小组分别从 “政府预算体系”“从简化的预算支出公式入手分析财政政策是如何实现赤字压缩下财政支持力度不减这一情况”(见图2)、“政府预算审批流程”(见图3)等方面分享对课程理论内容高度相关范畴的理解;第三、第四、第六小组分别从赤字率、偷漏税结果与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之预测性完整性(见图4)、减税降费等方面分享课程理论联系现实的相关问题;第五、第七、第九小组分别从乡村振兴支出、教育支出、交通运输部收支、国家财政环境保护支出等当前财政重点保障领域进行分析等等。
杨老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理解局限和不够深入的问题,积极地给予回应和点评,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科研储备、每年参与辽宁省预决算审查的实践工作经验,与学生互动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图2 学生汇报赤字压缩下财政支持力度不减之解释部分PPT
图3 学生汇报政府预算审批流程PPT之一
图4 学生汇报偷漏税结果与政府预算基本特征之预测性完整性PPT之一
4.强化落实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
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当合理、有效可行的形成性评价内容,是助推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催化剂。《政府预算》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内容作为期末总成绩组成的一部分,考核分值占比为30%,包括日常出勤、课堂发言、课堂讨论、期中期末作业完成情况等。
其中核心内容,一是课堂教学中结合两会报告的学习讨论、课堂汇报讲演后每人提交一篇与政府预算密切相关的所思所感小文,二是提交一份手绘课程理论体系知识点架构的思维导图,目的在于检验和历练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能力、动手写作能力和融会贯通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课程思政内化于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二者同向、同行,内在统一,如盐入水。将课程思政自然融入专业理论课教学中,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高等教育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现代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焕发学生踔厉奋发向上的激情和力量,提高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杨老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融合爱国等思政元素。通过指导学生观看两会,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政府每年在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初心和艰辛。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对“国家交通运输部收支”的认知,引导学生们思考开学和放假时享受到的交通便捷的福利,进而介绍国家当前的路桥建设在政府预算支出中的情况,直观地把学生的视野从家、学校拓展到整个国土家园。
2.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勤学奋进
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课余时间,主动帮助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文献、研读文献,通过班级课程微信群及时给学生发送实时举措,鼓励学生勤学勤思,把所思所想写成学术小文,提高自己的能力。
学术会议的线上平台给学生们提供了参与其中的机会,杨老师会及时给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会议信息,从而拓宽学生们的专业视野,培养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如中国国家预算治理研究联盟主办的“中国国家预算治理大讲堂”2022年3月26日开讲(见图5),内容与《政府预算》课程高度相关,对财政专业的学生大有裨益。这些课本之外的涉猎,不仅能使学生拓宽专业视野,也为未来撰写毕业论文积累了经验。
图5 杨老师提供给学生与课程高度相关的会议信息
教师情况简介:
1.授课教师杨玉霞,女,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2010—2011年韩国首尔大学客座研究员,2015—201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预算、财政税收理论与实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税务师,辽宁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财经智库专家,辽宁省财政学会理事会理事,辽宁省税务学会理事会理事。
经济学院 杨玉霞执笔
校督导团 孙丽娟推荐
2023年0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