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简介|政策文件|规章制度|教学督导|质量监控|信息中心|高教研究|党建工作|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督导 >> 督导动态 >> 正文
同质等效的线上实践性课程 ——记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王闯老师的两门实践性课程
2022-04-19  

(教学督导推荐案例)

 

2022年2月28日,新学期开学。辽宁大学为落实防疫政策,加强防控措施,教学工作全部转为线上。在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统筹安排下,雨课堂、腾讯会议、钉钉、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多重保障和支持,线上教学正常开展,有序进行。

但对于实践性课程而言,与面对面、手把手的线下教学方式相比,线上依然有着直观性、互动性、实操性及存在感不足的问题。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达到与线下“同质等效”的效果,每一位教师都付出了很多,尤其是对讲授实践性课程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的王闯老师所讲授的两门实践性课程,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和考验。

一、王闯老师讲授的两门实践性课程

王闯老师在本学期同时讲授“考古技术与方法”、“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两门实践性课程。

1.考古技术与方法课程

考古技术与方法课程,主要讲授无人机系统的结构和原理、航空三角测绘、影像三维重建、计算机制图、计算机修图、考古摄影及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等内容,是现代考古工作在考古调查、发掘及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方法。

2.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课程

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课程,是将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运用于考古研究工作,进行田野制图、考古数据库建设、考古遗址预测模型的建立、景观考古分析、聚落考古分析等工作的现代考古必备的技术手段。

二、两门实践课的特殊性

1.涉及学科广泛

考古技术与方法、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两门课程,都是现代化数字考古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涉及的学科广泛,包括考古学、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测绘学、地图学、数理统计、美术等等。教师教学难度高、学生理解难度大。

2.实操性强

正常情况下考古技术与方法、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这两门课需要在文科综合实验中心的实训教室讲授,计算机需要安装和使用多种专业软件,诸如Photoshop、Agisoft Photoscan、ArcGIS、3DMax、奥维互动地图、无人机模拟器等等,教师和学生需要每人一台计算机,在老师边讲授、边手把手指导下,学生边听讲边操作,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取得预期效果。

三、王闯老师讲授的两门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法

因为疫情只能线上教学,王闯老师使用的教学平台为腾讯会议+微信群+雨课堂;具体方法是: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模式。

1. 课前教师学生双向认真准备

(1)王闯老师自编讲义和课件

由于两门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博,目前没有专门的教材及实验数据,王闯老师就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研究论著和行业规范,结合考古工作的实际需要,自编了课程所需的讲义和课件,内容主要包括相关理论,软件使用教程和实际运用方法三个方面。

 

(图1)王闯老师自编的讲义——精准实用的讲解相关理论和实验步骤


(图2)自编无人机教学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

展示教学内容

 

(2)王闯老师设计开发专用软件、录制短视频、布置预习、发送材料

为了使课程的专用软件尽快让学生方便高效地掌握,王闯老师亲自设计开发了PS5和PSCC考古专用绘图工具包,录制了超百个实操短视频,供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练习使用。

上课之前,王闯老师还根据课程进展情况,适时布置预习题目、下发参考书目、分享相关材料,如:通过百度网盘将事先准备好的软件安装包、课程讲义、练习数据、教学视频等发送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远程线上安装和下载。

   

(图3)发送给学生的教学软件和练习材料


(图4)共享屏幕、远程遥控——指导学生线上安装软件

2.线上课堂多彩纷呈

为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讲授内容,授课时,采取了教师线上演示、学生线上演练、屏幕共享、语音同步、信息随传等方式,使理论和实操相结合,随时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通过认真、耐心、细致地讲解,结合学生反馈的问题,指导学生很好地完成实践课的教学计划,没有半点马虎,达到预期效果。

(图5)无人机线上模拟飞行——模拟飞行软件演示


(图6)线上影像三维重建教学——凳子建模过程演示

 

(图7)线上影像三维重建教学——石斧建模过程演示

 

(图8)电脑绘图教学——陶器及纹饰画法演示

 

(图9)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线上指导地图配准和矢量化实操

        

(图10) 随传互动——语音、文字、图片实时发送

另外,使用Zoomlt将电脑屏幕变成黑板,随时书写、随时截屏,方便快捷。这种简洁方便有效的屏幕分享操作方式,俨然现场指导,仿佛置身线下一般,化不利为有利,将弱势转为优势,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上述两门课的内容。


(图11) Zoomlt书写教学——随时将屏幕变为黑板

 

3.随堂、课后作业及练习

实践性课程必须伴随着大量的实操练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王闯老师根据课程进展给学生布置作业。

作业包括四种形式,即:随堂作业、期中作业、期末作业、课后心得反馈等。随堂作业主要是在教师课堂讲完后,学生立即进行实操完成作业;期中作业主要考核理论掌握如何;期末作业检验最终成果。再结合学生心得反馈,实时交流互动,解决困惑和问题。

作业并不是机械地重复课上演练内容,而是让学生自主思考,综合并灵活运用所学技能,最终完成任务和目标。


(图12)学生随堂作业——台灯三维建模展示

 

(图13)学生随堂作业——探方建模展示

 

(图14)学生随堂作业——地理信息系统绘制矢量图形

 

四、学生评教

两门实践课目前虽然只上了6周线上课,但是学生们反应很好。

1.考古技术与方法课程学生评教

(1)学生宋文阁

在“考古技术与方法”课程的前几节学习中,王闯老师主要给我们讲了利用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的知识。在讲授过程中,王老师采用线上PPT展示、画笔勾画重点以及写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为我们讲授理论知识,并用腾讯会议共享屏幕为我们现场演示操作步骤,直观明了。讲解之后,他还挑选同学课堂演示,检验学习成果,这些都极大的提高了我们课堂的专注度和学习效果。遇到不会不懂的地方,王老师会十分耐心地辅导。总之,王老师认真负责,循循善诱,让我们收获良多。

(2)学生代雨欣

疫情防控期间,王闯老师积极通过线上平台开展教学,他的课涵盖多个方面,从无人机机型到无人机驾驶,再到教我们如何使用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王闯老师经常向我们展示他在考古工地上拍摄的无人机影像,以及各个角度的建模,他的课生动有趣,虽然是线上课,但是,其效果甚至超过了课堂授课。一般王闯老师讲完绘图等内容后,都会叫一名同学共享屏幕演示,从而进一步加深我们的印象。

王闯老师的课堂作业形式多样,最近一次的作业是通过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虽然我建模失败了,但是课堂上王闯老师细心讲解了我的问题所在,使我受益匪浅。王闯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非常受同学们尊敬和喜爱。

2.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课程学生评教

(1)学生庞雯麒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王闯老师通过共享屏幕电脑演示的方式教我们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老师上课认真负责、治学严谨、有耐心,教完新知识后让我们练习演示,及时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提前给同学们分享上课要用到的数据,让同学们提前下载好,确保课堂任务有条不紊地完成。老师也很关注我们的学习动态,几乎每节课都问我们是否有不懂的地方,如果有的话他都会耐心讲解。通过老师专业认真的教学演示,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

(2)学生蒋欣雨

受疫情影响,本学期自开学以来便一直实施线上教学,在“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这门课的教学中,王老师采用雨课堂和腾讯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利用雨课堂进行线上签到,通过腾讯会议共享屏幕进行授课,方便师生直接沟通。在授课过程中,王老师会对PPT的重点内容进行勾点圈画,并截屏发送至课程群,方便同学们对课堂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记忆。除了通过PPT进行讲授外,王老师还会对课程需要学习的软件进行操作演示,并在演示完成后,让同学们共享屏幕操作软件,并耐心讲解,及时指出不足,鼓励同学们在课后多学多练。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语言亲切幽默,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自己带实习的经历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对课堂的兴趣。王老师所采用的线上教学方式,让同学们能集中注意力,边学边练,提高了课堂效果与授课质量。

五、督导评价——值得鼓励和肯定的年轻教师

随着考古学研究的深入,考古工作的根本任务发生了改变,从物质文化史研究逐渐向复原古代社会的研究阶段过渡。在这一过程中,考古记录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的思路也逐渐扩展,运用的技术手段和观察的视角呈现多样化。其中,数字技术的大量应用,给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因而催发了数字考古的诞生,数字考古是考古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王闯老师始终愿意走在学科的前沿,预判学科的发展,他曾说:“中国不缺少考古学家,也不缺少科学家。中国缺少既懂考古、又懂科技手段的人。中国缺少的是站在时代前沿,能够引领这个时代潮流的人”。而培养这样的人才是高校考古专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王闯老师首先提出在我校考古专业开设数字考古的相关课程。

作为一位考古专业的青年教师,即使在博士阶段,前些年也学不到相关数字考古的课程。为了掌握数字考古的前沿理论、技能和方法,王闯老师首先购买了有关教材和参考书籍进行自学。这些知识全部属于理工科,他克服困难、刻苦钻研,锲而不舍,为准备开设“考古技术与方法”、“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课程努力学习。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系统性,王闯老师还自费主动参加计算机考古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工程师课程及无人机驾驶员等相关培训。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在上学期成功讲授上述两门课程,并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本人作为校级教学督导,上学期和本学期都听过王闯老师这两门课,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王闯老师的课,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知识涉及多个学科,数字考古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是信息时代考古工作者必备的技能。虽然为跨学科知识,但是王闯老师对所讲内容掌握娴熟,讲授条理清晰,逻辑性强,重点难点详讲精讲,细致耐心,语言幽默,富有感染力。

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腾讯会议+微信群+雨课堂,打造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融合教学模式。自编讲义、课件、软件和短视频。课前布置作业,为学生发送相关信息和参考资料,指导学生安装专用软件。课上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操训练,学生屏幕共享,现场指导操作。充分利用平台的相关功能,将电脑屏幕秒变黑板,随时书写、随时截屏,方便学生掌握课堂所讲内容和课后练习。课后督促学生进一步巩固课上知识,答疑解惑,并指导学生预习下一节内容。

由于王闯老师的两门课程适应了时代的需求,以及他本人对讲授内容熟练地掌握和生动的讲授,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参与性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王闯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刻苦钻研,不满足,不停步,难能可贵,值得鼓励和肯定,故此推荐为典型案例。

 

 

 

2022年4月19日

王秋华


关闭窗口

 中国沈阳 辽宁 大学 Copyright by 辽宁大学  辽ICP备05001361号

辽宁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编:110136